火灾自救与逃生
1、熟悉环境。必须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,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,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,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。对确定的逃生出口、路线和方法,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。当走进商场、宾馆、餐厅等公共场所时,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、灭火器的位置,以便遇到火警能及时疏散和灭火。
2、迅速撤离。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,千万不要迟疑,要立即跑出房间,设法脱险。
3、毛巾保护。逃生时,可把毛巾浸湿,折叠起来捂住口鼻,无水时,干毛巾也可以,身边没有毛巾,也可以用餐巾布、口罩、衣服替代。要多叠几层,使滤烟面积增大,将口鼻捂严。穿越烟雾区时,即使感到呼吸困难,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,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。
4、疏散通道。楼房着火时,应根据火势情况,优先选用最便捷、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。如疏散楼梯、消防电梯等,切记不可搭乘普通电梯。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,可向头部、身上浇些凉水,用湿衣服、湿床单、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,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,穿过险区。如无其他救生器材时,可考虑用建筑物的窗户、阳台、屋顶、避雷线、落水管等脱险。
5、绳索滑行。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,可利用结实的绳子,或将窗帘、床单、被褥等撕成条,拧成绳,用水沾湿,然后将其栓在牢固的暖气管道、窗框、床架上,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道脱离险境。
6、底层跳离。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,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,在烟火威胁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也可以跳楼逃生。但在跳楼之前,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、枕头、床垫、大衣等柔软物品,以便“软着陆”。然后用手扒住窗台,身体下垂,头上脚下,自然下滑,以缩小跳落高度,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。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层内,千万不要急于跳楼。因为距地面太高,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和死亡。只要有一线生机,就不要冒险跳楼。
7、借助器材。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、救生带、救生网、救生气垫、救生软梯、救生滑竿、救生滑台、导向绳、救生舷梯等等。
8、暂时避难。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,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,保护自己,择机再逃。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,可利用设在电梯、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,躲避烟火的危害。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,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,求得生存。首先,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,打开背火的门窗,但不要打碎玻璃,窗外有烟进来时,要赶紧把窗子关上。如门窗缝隙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,要用毛巾、床单等物品堵住,或挂上湿棉被、湿毛毯、湿麻袋等难燃物品,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,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,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。
另外,在被困时,要主动与外界联系,如使用电话报警,如果没有通讯设备,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、向外投掷物品。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、划火柴,打开电灯、手电向外报警求援。
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、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,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,都有利于逃生。
9、标志引导。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、顶棚上、门顶处、转弯处,都设置了“安全出口”、“紧急出口”、“安全通道”、逃生方向箭头、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,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,马上就可以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。
10、利人利己。如果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,应立即扶起,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的疏散方法予以分流,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,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,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。
如何在爆炸中逃生
1、赶紧“趴下”最正确。在爆炸发生时,也就是“轰”的一声后,先别着急跑,因为爆炸很可能不止一次,如果在未确定安全区域前盲目奔跑的话,很可能会被第二次爆炸伤及。所以自救的第一步就是‘’趴下‘’——保持身体伏低,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,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。
2、选择正确接触方式。当爆炸发生时,应选择待在开阔的空间而不是密闭空间;要尽量扩大爆炸安全距离,减少与爆炸物直接接触的频率和时间。
3、寻找防护物,做好人身防护措施。首先,应选择能够有效阻挡、反射或者吸收爆炸冲击波的掩体,如躲藏在土围墙、建筑物、家具等物体背后,但必须躲开这些物体最薄弱的部位,防止碎片冲击带来的伤害。其次,做好人身肢体防护,如戴安全帽、穿防爆衣等,保护可能致命的关键部位。
4、有效利用爆炸可能产生的缺口效应。缺口效应是指建筑结构最为薄弱的地方即缺口部位,所受到的冲击波压力要远远大于周围其他地方,如果人体、重要仪器设备处在缺口部位,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损害。在爆炸发生时尽量远离门窗、管道口、沟渠的前后及其附近,减少冲击波带来的伤害。
交通事故逃生常识
1、四种方法简便自救
司机平时可在车上备几样急救物品以防不测之需,如木板、绷带以及清洁的毛巾等。万一发生车祸受伤时,在没有专业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,可采用以下方法自救:
(1)不贸然移动
(2)暂时包扎
(3)固定伤肢
(4)等待救护
2、汽车起火时急救措施
(1)当载客汽车发生火灾时,驾驶员应迅速停车,解救乘员,扑灭火焰。
(2)当汽车车厢发生火灾时,驾驶员应将汽车远离人员和重要灾害部位。
(3)当汽车被撞后发生火灾时,首要任务是设法救人。
(4)当公共汽车发生火灾时,首先应考虑到救人,再组织扑救火灾。
3、严重交通事故自救互救措施
(1)跳车逃生法,如果遇到非要跳车才能逃生的情况,跳之前脱开安全带,打开车门,身体抱成团,头部紧贴胸前,脚膝并紧,肘部紧贴于胸侧,双手捂住耳部,腰部弯曲从车上滚出。
(2)汽车发生翻滚时,应双手紧握并紧靠后背,与车子保持同轴滚动。
(3)如果车速始终无法控制,为了减速,可以不断冲撞路边的护栏或护墙。
(4)发生撞车时,两脚一前一后向前蹬,如果撞车已不可避免,作为司机应保持冷静,掌握好方向盘,尽可能将自己及他人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踩踏事故
1、遭遇拥挤的人群应该怎么办?
(1)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,应该马上避到一旁,但是不要奔跑,以免摔倒。
(2)如果路边有商店、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,可以暂避一时。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,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。
(3)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,一定要先稳住双脚。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,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。
(4)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,最好把孩子抱起来,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。
(5)遭遇拥挤的人流时,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,即便鞋子被踩掉,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。
(6)如有可能,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,例如路灯柱之类,待人群过去后,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。
2、出现混乱局面后应该怎么办?
(1)在拥挤的人群中,要时刻保持警惕,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,或人群开始骚动时,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。
(2)此时脚下要敏感些,千万不能被绊倒,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。
(3)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,要马上停下脚步,同时大声呼救,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。
(4)若被推倒,要设法靠近墙壁,面向墙壁,身体蜷成球状,双手在颈后紧扣,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。
(5)如发现慌乱的人群朝自己的方向拥过来,应快速躲避到一旁,或者蹲在附近的墙角下,等人群过去后,再离开。
(6)如果身不由己被人群拥着前进,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,双肘撑开,平放于胸前,要微微向前弯腰,形成一定的空间,保持呼吸顺畅,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。同时保护好双脚,以免脚趾被踩伤。
【温馨提示】
发生突发事故时,根据事故类型第一时间拨打110、119、120、122等报警电话,或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值班电话0898-66771111、66771112。